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四川高考考了钟南山_钟南山12月7日到四川

tamoadmin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1.学院路“八大学院”前世今生:三所一分为二,八所全入选双一流!2.2021年1月ESI大学排名,内地哪些高校表现不俗?根据往年录取情况,四川省理科580分,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

1.学院路“八大学院”前世今生:三所一分为二,八所全入选双一流!

2.2021年1月ESI大学排名,内地哪些高校表现不俗?

四川高考考了钟南山_钟南山12月7日到四川

根据往年录取情况,四川省理科580分,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1、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是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2、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简称重邮,坐落于中国重庆市主城区南山风景区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3、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简称“重庆师大”,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4、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坐落于重庆市,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5、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盟、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单位,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院路“八大学院”前世今生:三所一分为二,八所全入选双一流!

谢谢悟空邀请。

四川省2018的高考分数已在6月22日发布:

甘肃省分数线:

和河北省分数线:

四川省是全国III卷,甘肃省是全国II卷,河北省是全国I卷,其中甘肃依然保持三本批次,四川和河北已合并本科二/三批次。在对比时,比较本科一批次线相对客观些,毕竟二/三合并后会拉低二本分数线。

在上面的分数线数据中,的确是四川省最高,也符合大家普遍认可的试卷难度: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相对来说,试题简单些,考生发挥好,会整体抬升高考分数,拉升本科一、二本批次线。

当然,一本批次线的高低还和所在省市的高考人数相关,我们发现四川省2018年的高考人数是已发布的3个全国卷省市中最高的,达到62万,远超河北省的48.6万和甘肃省的27.3万。以2017年的一本录取率为例,四川省是10.6%,甘肃省是15.22%,河北省是14.55%。也就是说,四川省高考人数多,一本录取比例低,一本分数线肯定得涨啊。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川是使用全国3卷的地区,与之相同的还有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四省(区),就往年情况来看,四川分数线在这几个省区中是相对较高的。

 目前3卷地区仅有四川率先公布分数线,其文、理科分数线均是最近五年来的最高值。为什么这么高呢? 首先要弄清楚分数线化的因素,其与考生人数、试题难度、招生计划数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2018年高考试题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四川报名人数比2017年增加近4万人,这两大因素当然是分数线上涨的推手。现在我们应该更关心的是另一个因素——招生计划数有没有变化。  

 由于四川省招考部门并没有公布2018年招生计划数,但我们可以依据一本线的变化观察到招生人数的变化(分数线一般按招生计划数120%划定)。由上图可见,四川最近三年虽然一本线变化较大,但其一本上线人数是较稳定的。尤其是2018、2017两年一本上线人数非常接近,今年仅增加约1000人(2017比2016增幅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四川省2018、2017年一本以上院校招生计划数整体十分稳定,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从排位的角度参照2017年录取数据,是较具参考价值的。当然,2017年以前的数据也须参考,但须注意对招生人数变化所引起的录取线变化进行适度修正。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谢邀,四川分数线的确比其他省份高一些

但是这差距并不大,并不能影响什么,只是说同北京等相比的确差距大,还是有很多省份和我们是一样的。 社会 不平等并不能影响制度,制度是用来挑选人才的。

我总觉得或许是我们四川人太聪明了,才会使分要高一些。

1.全国卷出题题型,难度相对稳定,容易出现类似考题。很多研究过全国卷的都知道,卷三难度其实相对简单一点,但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卷三喜欢借鉴别人的创新,喜欢借鉴一卷,二卷前几年的考题。套路相对容易琢磨,高考考试结果相对学生比较友好!

2.正因为卷三难度和套路相对高三学子来说,比较熟,所以有很多考完分数比较高的,也有自认为可以发挥更好的!那些觉得自己发挥不好的,对考试比较熟悉的老生,会更有自信相信,来年复读,一定会有更佳的表现,所以导致了四川比较优秀的复读生源!基本600分到650分之间,复读的学生也很多,尤其是一些超级中学里,吸纳了很多600分以上复读学生,所以第二年的高考整体600分以上的学生会更多,提高了重点分数线!据统计,全国复读生占比超过30%的重点省市中,四川,河南,山东比较靠前!

3.学生和家长包括 社会 观点发生变化。现在考大学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而是考好大学(排名全国前100)的问题。部分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不少学生和家长还有 社会 的眼里,都觉得不够好!都想去好学校,考的差一些的,或者有希望冲一冲的,都会愿意复读,家长也是相当支持!这又导致了考上一本线的不少学生,选择冲刺传统名校!分数线肯定不低。以去年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的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在610-630!630这个分数在不少省市里,估计报考不少211高校,西部个别985都是有机会的!在四川,就只能去一个双非高校(这里并不是说四川师范大学不行,只是相对头衔的名气而言)

昨晚,河北、甘肃、四川、浙江四省率先公布了2018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其中四川文史类本科一批为553分,低于河北省的559分6分,高于甘肃省的502分 51分 之多;理工类为546分,高于河北省511分 35分 ,高于甘肃省483分 63分 之多!于是,很多人纳闷,地处西南的四川,为何分数线这么高?没听说四川高考难啊?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不同省份之间的分数是无法换算的,因为分数线分划定,受到 报名人数、招生计划、试卷难度、改卷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某省今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的。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今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影响分数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试卷难度。

四川和云南、广西、贵州和西藏使用全国卷3,正常情况下,按照试卷难度,全国卷1>2>3,所以,全国卷3的难度是最小的分数也自然会更高。所以,这次分数高于甘肃和河北也算正常。

2、报考人数。

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增加35万,而四川增加4万左右,这必然会推高高考分数线。

3、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是指所有高校在本省投放的名额,因为2018年的数据还没有找到,我们以2017年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由于是西部地区,四川的招生计划有所照顾,但是形势依然严峻。从招生规模上看,2017年四川和河北基本平衡,但是本科计划比河北多1万多人,而报考人数,2017年四川别河北高近15万人,显然在四川上本科难度更大,所以分数更高。

4、阅卷因素

这是一个隐形的因素,因为各省的评分细则不同,但是一些高考大省的阅卷标准更加严格,比如山东省的考生,第二卷明显比东北、海南、内蒙古等很多地区严格的多!

三、不同省份之间的比较意义不大!

综合以上因素,单纯从分数上和别省份进行横向比较意义不大,考生需要根据一份一段表和四川前几年分数段进行比较,报考才有参考价值;四川的分数高,并不代表对四川考生高考难度增大的问题。

我是“赢在高三”,欢迎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我也有同感,我当年在四川参加高考时候也觉得很高,不过昨天看了分数线,感觉今年更加高了!高考也变得越来越难了!分析了下,我觉得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四川考生多。我们都知道,四川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今年参加考试人数虽然没有河南多,但是也差不了多少。然而,虽然人数这么多,录取比例却比较低并不像北京,上海城市,本科录取几乎可以达到2/3,我们四川每年本科录取人数应该在45%左右。为了剔除多余的55%的人,分数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现在实际情况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往往是寒门出贵子,然而,现实却是寒门却难出贵子。四川,什么绵阳中学,成都七中,南山中学等等,优秀的教育资源全部都集中在那些地方去了。剩下一些学校师资力量是相对较薄弱的。因为中考时候,起步就比绵阳中学等等学校的学生起步晚,而后期学习的资源又没有那些学校丰富。你拿什么和人家拼?分数线以上的60%的人都是出自那些高考工厂。

第三,也就是自身原因了,有时候超过分数线没多少分是有原因的!我亲眼见证了一个考上复旦大学的学生,他并非是我们想的天天都在玩。真的是努力,晚上加班到两点。

无论如何吧,虽然分数线出来了,但是还是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去想去的那所大学!

看了很多回答,感觉都是进入一个误区,即用分数作为重要依据确定高考报大学依据。因试卷难度每年不一样,加之个别年份参考考生人数也相差较大(如今年的考生绝大多数是千禧宝宝,人多),所以纯分数考虑极不科学。高考录取实质可以看做单位区域(一省)考生总数和招录学校计划数(这个变化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互相作用的结果,即一定时间段(高考年度)、一定范围内(一省)、一定人群内(省内参加高考总人数),你处在什么水平,什么位次(体现高考的残酷竞争)。所以,各大学每年分数录取线上下明面有波动,但位次应该波动不大,因为一所大学,经过多年办学,水平、实力、就业、 社会 认可度等等在大众心目中名次是基本没有变化的。用本人在本省高考位次,在查阅确定上什么学校比用分数准确。

这个问题要多层面考虑,四川的高考分数在使用全国三卷的几个省来说还算比较高,但是也不是最高的。

我们先讨论高分段学生吧,拿2020年高考来说,清华大学在四川的录取最低分理科是694分,文科是654分,这个分数放眼全国算是比较高的了,但是不是最高的,清华大学在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省份是云南,理科是714分,文科693分,比四川的分数高。

清华大学在云南招生名额为52人,录取分数线到了714分,说明在云南的高分段考生比较多,因此造成录取的分数线这么高。

而四川和云南、广西、贵州、西藏用的都是全国三卷,五个省排的话四川只是第二名,但是放眼全国,四川的高考分数整体还是比较高的,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全国三卷难度较低。

使用全国一卷的省份较多,有河南、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全国二卷使用的也有11个省,而全国三卷只有五个省。从试卷难度来说,全国一卷是最难的,其次是全国二卷,全国三卷的难度是相对最低的。

因为高考讲究的还是公平性,你水平低用的试卷肯定难度相对小一些,如果让云南的考生去河南高考,肯定是会吃亏的,现在全国卷考察学生的知识,也考察学生的能力。举个例子,三卷考察可能更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而一卷可能会考察一些难题、思考题。当然,不管你考的哪张卷子,最后录取的依据是各高校在所在地区的所有考生的成绩高低排名,相对还是很公平的。

二、四川人口大省,竞争激烈。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四川省目前的人口总数是8300万,仅次于广东、山东、河南,人口基数大,考生就多,自然分数就高了。

2020年高考,四川省的高考人数是67万人,这么多考生去参加考试,基数大了,高分段的人数自然增加了,分数线也就水涨船高。并且,考生多,自然复读生也多,我们都知道复读生是高分段学生的主力军,2019年四川前一万名考生中有6000多都是复读生,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三、四川名牌大学少。

分数线显得高,上名牌大学很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川的好学校也不多,985类院校只有川大和电子 科技 大学,虽然有几所211,但是相比几十万学生的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自己本地的好学校少,而四川的高分考生想要读好大学出省就必须努力学习,因为好大学一般大部分名额都给自己当地学生留着,外省的学生想上的话分数线会很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努力考出高分。

四川也是一个人口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压力在全国也是曲指可数的,在四川考上大学也并不容易。四川经济状况比不上沿海城市,许多地方都是在大山中,那里生活比较艰苦,山里娃走出大山,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的理想特别坚决。为了能考上好一点大学,许多成绩好的学生会不分昼夜苦读,当然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早早退学,出去打工了。

人们都说河南考大学难,那是那里人数全国最多,981.211院校几乎没有,而每年想上名牌的学生必须复读。在河南考重点大学难度不亚于在其它省考985.211,大部分应届生只能上二本三本。同样,四川人默不作声,在那里许多山区还比较闭塞,经济状况远超全国闻名的红旗渠精神林县。

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山里的孩子在电视里看到外面的繁花,会激起无限的上进心,一些学子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睡觉,也可见他们学习的痛苦,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考上名牌大学,永不再走山路背东西的苦。

学海无涯苦做舟。哪里求学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四川学子的辛酸也应该是全国人有目共赌的。要么面对的是永远爬不完也走不尽的山路,年年的挑挑扛扛,要么进大城市过上现代化生活。学习,求学,也许是四川学子的最佳出路。

四川是人口大省,原因就是僧多粥少。

2021年1月ESI大学排名,内地哪些高校表现不俗?

学院路“八大学院”前世今生:三所一分为二,八所全入选双一流!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南起蓟门桥,北至清华东路,全长5.59公里,1954年年底建成通车,因路两旁拥有众多学院而得名“学院路”。

在学院路上,农、林、地质、矿业、钢铁、医学、石油,航天这“八大学院”各有学科侧重,在建国之初成为中国工业经济起飞的摇篮,无数的国家***、科学家、知名学者、一线劳动模范从这里诞生。

今天的学院路以及分布的著名高校

岁月流转60年,如今的“八大学院”早已升级成大学,有的名字都彻底改变,有的早已搬离原址。如今的学院路上,分布着20多所新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变得更加热闹和繁华。如今的年轻学生已经数不清“八大学院”到底都有哪些,但许多老校名还依然被挂着人们嘴上:哦,你是地院儿的。

一、1952年,“八大学院”诞生

北京科技大学前身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上世纪50年代初,实现国家工业化体制,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建设的高潮,旧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的体系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需要极不适应。于是,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进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集权管理、高等教育国有体制和高度分工的专门教育体系来建构中国的高教制度。

翻开历史文献可以看到,1950年6月1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于是,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除留部分综合大学以外,许多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

北京的高校在这场院系合并中十分积极,当时北大、清华、燕京、辅仁大学院系以及许多专业学校的立刻合并新组了8个专业理工科高校:它们就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林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即人们所说的“八大学院”。

为了兴建校舍,北京西北部的海淀区规划出一大块大学区。于是,1952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校舍相继破土动工。这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学院路”。

二、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

北京矿业学院的学生开展建校劳动

“八大学院”建校之初,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穷石油、富钢铁、了不起的大矿业。”这指的是当时的校园环境比较。钢铁和矿业当时发展成熟,又有相关部委协助,学校兴建的十分漂亮。但石油行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校相对艰苦。

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提到,建国时的石油行业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1953年,在原九间房村开工的石油学院主楼还没有起来,师生们只好在在半是原野、半是工地的校园里举行了简单的开学典礼。

这座1953年唯一竣工的楼房又当学生宿舍、又当教工宿舍,既是办公楼,也是图书馆,还兼医务室。第一所宿舍楼还脚手架还没拆,只有一半房间可以住人,大家就都搬进去了。后来修好一层,就住进一层。学生上课就在临时的席棚子里,也没有道路和操场。

已经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学院当时比较幸运,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主配楼虽然没有苏联建筑风格最具有标志性的木制大尖顶和红五星,但仍是典型的苏氏建筑风格,方正而简约。

钢院的老人告诉记者一个流传的说法:据说钢院选择与北医并排而建也是借鉴了莫斯科钢铁学院与纺织厂比邻而居的先例——钢铁业男生居多,纺织厂和医学院的女青年居多,两者比邻,目的不言而喻。虽然只是笑谈,但的确能看出苏联模式对八大院的影响。

三、那些我们始终忘不掉的故事

江河之大汇于溪流。

遥望历史,“八大学院”的记忆碎片拼接成一段段影像,这其中有不少名人的身影清晰地显现。

半个世纪风雨历程,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硕果累累,毕业的名人不计其数。他们中有知名的院士,有功绩卓越的科学家,有披荆斩棘的政坛风云精英,有投身国民经济的企业家,更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书写了辉煌。

老院士站在卡车去学校

在简易教室上课,自制教具、翻译苏联教材,“八大学院”建院之初,一切都在摸索和实践中进行,和国家的岁月一样,经历了一段艰苦奋斗的时期。

中国科学院最高龄的院士之一,百岁老人魏寿昆是当时钢铁学院7位创办者之一。1952年建校之初,每天一大早起来,魏寿昆院士和他的同事们站在敞篷的卡车上,从清华大学一路颠簸到自己的学校,在两间简易的教室中给同学们上课。中午没有自己的食堂,师生们就与工人们一起进餐。

曾任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艾荫谦告诉记者,建校时由于经费紧张,联合国救济总署淘汰下来的旧汽车、旧拖拉机都成了教师自制教具的对象。老师们将旧的拖拉机拆开一半,学生们就可以看到内部的情况了。教材根本没有现成的,大部分按照前苏联原版教材现编译现教学。

“大部分教具都是自制的。”北航教授精密仪器专业的退休教授张本琳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给学生讲解仪表的构造,把打下来的美国飞机“解剖”掉八分之一,路出里面的机械芯,给学生讲解仪表的立体构造。

福建找矿藏智斗老虎

1958年大炼钢时期,当年的地质学院组织了几十支“找矿大队”,以找铁矿为主分布到全国各省。曾任地质大学校长的中科院院士赵鹏大领着一支六、七十人师生队伍来到福建山区。当地林密草深,老虎、毒蛇到处出没,队伍刚脱鞋趟过一个河沟,没走几步又是一个河沟,还时常要爬到树上去探路。女同学抓着草跟上山,有时一抓连草带蛇抓在手里了。

没有路,队伍走在山里都是沿着老虎走过的印记,学生们带着装满石头子的饭盒,远远看见老虎就猛摇饭盒吓走老虎。学生们既要随身背着蚊帐防止蚊子传播的血丝虫病,还时不时被村民误当成“空投特务”举报。

辛苦的劳动也有收获,赵鹏大带的这支地质学院的队伍一边找矿一边绘制了首份1比20万分之一的福建地质图。

石油女生上了纪录片

“有的学生上到大三差点转学。”原石油学院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由于迟迟没有发现大的油田,有的心急的学生都差点转学到能到生产一线的行业去。1959刚好发现了大庆油田,大家的热情立刻万分高涨。石油学院的教师和高年级同学有700多名师生参加了大会战,包括石油探勘专业甚至石油炼制、化工、热力学的师生都一起上阵了。

学校干脆把教学的现场搬到了大庆油田的探勘的现场。当时正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学生到了油田住的是没有窗户的地窖、顿顿吃土豆,和**《王进喜》里的场面一样。

当时石油学院的教师张英、任瑛在大庆会战中发明的“水套加热炉”解决了原油运输的大难题,成为大庆会战中两大技术创新之一。采油专业5年级学生袁秀明担任了松辽第一女子采油队队长,新闻记录**厂后来以她为原型拍了**。

“北京一号”诞生在体育馆

“北京一号”是时期北京航空学院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这种轻型运输机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当时的任课教师张本琳记得,1958年,全校师生在百日之内宣布“北京1号”轻型旅客机问世。在那100天里,项目组的师生把学校体育馆的改成了装配间,高年级学生跟着老师日夜就住在那里,自己亲手设计、加工、生产。“连食堂都顾不上去,都是别人把馒头送到体育馆。”张本琳说。

西哈努克“搬走”小钢护

1958年正是全国大炼钢铁的时期,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到北京钢铁学院参观。在当时的学校精工厂实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炼钢现场中,西哈努克亲王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小炼钢炉子看了半天。这个炉子就是电渣炼钢炉,产出的一般都是如航空母舰主板等特种军工用钢,直到现在也还是世界上先进的工艺之一。

“八大学院”个个体育强

在记者的采访中,“八大学院”的老教授们无一例外都对自己学校的体育成绩感到骄傲。这与那个年代学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至今还记得50年代的晨操,一吹哨,学生们都从宿舍出来到操场上整齐地跟着广播做操,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搞地质的,没有好身体出野外怎么行?”无心插柳柳成荫。赵教授告诉记者,中国的登山家中许多都是地质大学的学生。

比如年毕业于水文地质专业的王勇峰1993年登顶珠峰,是我国仅有的2位征服世界7大洲最高峰的登山家之一。地球物理专业的藏族学生次洛,是国内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

谈到地大的登山家还有一段秘闻: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地大毕业的王富洲和队友贡布、屈银华胜利登上珠峰,这是人类第一次从珠峰北侧登顶成功,人民日报发了号外。

但是,海外并不承认中国人登上了珠峰,按照国际惯例,登顶后,应该360度拍照证实,但当时是凌晨四时,无法拍照。除拍照外,也可以等待以后登顶成功的人找到留下的物体时来证实。中国人没有拍照,直到年,外国登山队登顶珠峰后,找到了王富洲等人当年登顶时留在上面的毛泽东石膏像,1960年地大学生的攀登珠峰成功才被世界承认。

“‘清华、北大、钢老三’,这说的是钢院的体育。”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陈捷告诉记者,在50年代末的北京高校篮球赛中。钢院的男篮与体院的男篮相逢,业余队竟以5分优势击败专业队,轰动了全国高校体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958年在北京医学院读大三时,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的全国记录,并一举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亚军。时至今日,北京医学院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记录无人能破。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读于石油学院时,也是校女子手球队的活跃队员,还留下过一张赛场上飒爽英姿的照片。

四、“八大学院”的迁移

“中国地质大学现在有两个,北京地质大学和武汉地质大学。”上世纪60年代末,“八大学院”中有四个迁离了原址。

从1969年开始,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全国战备工作升级,许多大中城市开始疏散人口。一些当时的***提出,如农业学院、矿业学院怎么能待在城里呢?于是,1969年10月,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八大学院”中四个离开了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1969年开始迁往四川重庆,后又被安置到合川县三汇坝,1982年则迁往江苏徐州矿区。中国地质大学迁往湖北武汉。石油大学迁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改称华东石油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先是迁到了重庆后又迁到河北邢台。

“搬家都是整箱抬着精密机械,别人都管我们叫‘箱子大学’”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艾荫谦告诉记者。北京钢铁学院本来也确定为外迁,临上火车的那晚,紧急通知留在当地,于是钢院幸运地留在了北京。

迁移的几年中,学校只招了工农兵学员。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几个风雨飘摇的学院才陆续回到北京。他们中大多数重新回到了学院路,只有石油大学搬到了昌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八大学院陆续更名为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并入了北大,目前是北大医学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石油学院相继多次迁移后各自一分为二,形成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六校共存的格局。

北京地质学院:于1970年暂时迁出北京。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两地办学。2005年,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

北京石油学院: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更名“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石油大学”,同时,两个学校分开办学,成了两个独立的实体,留在东营的学校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青岛校区。

中国石油大学历经多次搬迁和分拆,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已搬迁至昌平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有青岛和东营两个校区。

五、“八大学院”盛产院士

虽然无法考证学院路是否是国内院士毕业最多的地区,但老“八大学院”毕业院士人数之多至今为人称叹。

北京科技大学一共出了魏寿昆、柯俊、肖纪美等31名院士。1958年大炼钢铁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才刚刚从当时的北京钢铁学院毕业不久,她回忆到:我们都住在炉子上,平时三班倒,我一个人上、下班经常是半夜。

到“高产放卫星”的时,我们每天十二小时两班倒,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胆子还是蛮大的,也很欣慰和自豪。我们的一号高得到团中央的奖励,被命名为“青年高炉”。

中国校友会网的“2009年全国高校院士排行榜”显示,全国高校院士数量排在前20位的高校中,老“八大学院”占了4席。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排名第12;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16;中国农业大学排名第1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院士数量也都排进了前40位。

六、校园一景

北航的绿园

北航引以为荣的一景是被称为“大绿园”的花园。这个像公园一样的绿地碧树林立,甚至还有一汪湖水和小巧的亭台。绿园是“八大学院”中最大的一片花园,就像一片大绿肺一样滋养着代代学子。

北航的老教师描述,绿园最常出现的一幅画面就是湖边零星坐着晨读的学子,小路上有姗姗学步的小孩儿,草地上老人们安详地晨练,路人匆匆走过也不忘浮光掠影地看着园内的美景。非典时期,这里成为许多人寻找清净的场所。许多北航的学子都写过小诗描绘绿园美景。

地质大学一条路

地质大学校园面积很大,里面幼儿园、小学、中学、居民楼、各种店铺一应俱全。有人戏称,一个大学就像一个微缩的小社会,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让地大的学生印象深刻的是一条东西的笔直大路,这条大路从东校门到西校门长达一公里,一个弯都没有。这样长的一条笔直的大路在其他高校很难见到。

钢院的银杏林

因其风景如画,特别是一大片金黄的银杏林,钢院曾被多部电视剧、MV选为外景拍摄地。“银杏大道”就位于图书馆南侧的道路,路两旁银杏树的点缀,一年四季皆是风景。

夏天,银杏林青绿繁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秋天,满树满地的黄叶,飘落的叶如黄蝶飞舞。“那彷佛昨天的四年前,**银杏叶片蓝的天。”2006届毕业生在毕业的晚会上,学生们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银杏叶片》,抒发对校园的留恋之情。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的老柳树

石油大学红旗操场内有一棵知名的大柳树。教授余世诚告诉记者,他上世纪50年代在这里上大学的时候,这棵枝繁叶茂的老柳树就在这里,粗壮得两个人才能合抱。后来修操场的时候,都舍不得把树挪开,为了这棵树,操场在施工时移了两米。

这棵老柳树一直是石油大学的一个标志,直到迁校它还都在。现在,由于原校址被占扩建,这棵大树才消失。年近80岁的余世诚告诉记者,石油学院的青年园中有很多大杨树、柳树都是当年他们亲手栽种的,现在还保留着。许多老教授现在回去追忆青年时代,总要找找他们当年读书时的那棵树。

七、“八大学院”之最

地质大学院士数量最多

中国地质大学也先后有30多名院士,如今最高龄的院士已经近110岁。地质大学在老“八大学院”中是院士最多的学院,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时的地质学院培养出众多两院院士,比如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就是1956年从地质学院毕业的。

按照以往院士和每年的学生人数比例计算,平均2000人中可以出一个院士。学校经常以此激励每届新入学的学生:你们这一届中至少要出两个院士。

钢院的市长数量最多

现在北京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钢院素有“市长摇篮”之称,国内有30多个市的历任市长或副市长毕业于原来的钢院。

据悉,在钢院中曾经担任市长、副市长的有,原北京市市长刘淇、副市长孙安民,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副市长朱宗葆,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南京市市长王宏民、副市长黄孟复,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副市长陈明德。巧的是,北京钢铁学院第一任院长高芸生曾经担任黄石市市长、第二任院长张文奇曾担任唐山市解放后第一任副市长。

地大的登山运动员最多

在大学界,有这样一句话:登山对于中国地质大学而言,就像中文如北大,理工如清华。地大并没有专门的登山专业,但登山是地质专业的必修课,许多学生都成为了有名登山家。

1958年,当时的地质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1960年,1958届毕业生王富洲登上珠峰;1961年组成的女子登山队登上新疆贡格尔久别峰(海拔7595米),创造了女子登山的世界纪录。据校史记载,地质大学先后有5900多名师生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登山运动员证书,确是可以称得上培养的登山运动员之最。

尾声

66岁的学院路

昔日在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现在已不见了踪迹——它们全都升格成了“大学”,使得学院路这个名称显得有些“陈旧”。唯一不变的,是包括“八大院校”在内的众多高等学府依旧在这里“安家”,至今这里仍是北京乃至全国最重要的教育科研中心。

2017年9月,国家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全部入选,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北大医学部都顺利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成为其中一部分,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今天,对于包括“八大学院”在内的众多行业高校来说,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将是66岁的学院路面临的最大考验。

所谓“四非”高校,是指同时没有在985、211、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等建设工程之列的高校,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名校头衔和光环的高校。

虽说“四非”高校整体在高校圈处于劣势,但由于规模占据绝大多数,反而是绝大多数高考生的最终归宿。而且,有不少“四非”高校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录取分数上已经完全不输、甚至是超过了众多名校。

在1月21日出炉的2021年1月ESI世界大学榜单中,就有17所“四非”高校强势跻身了国内百强。以下是17校的具体排名情况,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医科大学超半数

在上述17所“四非”百强高校中,医科大学表现亮眼,强势占据了9所。其中,包括排名前两位的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值得一提的是,首医大和南医大的临床医学学科排名,均进入了ESI全球前1‰。除此之外,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也排进了国内前70,表现可圈可点。钟南山院士工作过的广州医科大学,则是百强高校中进步最快的,较上一期榜单提升了63个名次。

苏、粤各占4

从省份来看,17所高校中,江苏和广东入围最多,各占4席,体现了两省非“双一流”高校的强劲实力。

江苏4校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扬州大学。其中,前三所的排名依次是第2至第4位,表现异常抢眼。广东4校分别是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除了苏粤两省外,山东也有青岛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济南大学三校上榜。

至少10所高校有望跻身“双一流”

对于上述17所入围全国百强的非“双一流”高校,综合发展情况来看,至少有10所有望跻身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首先,是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四所医学类名校。这四校都有在高校圈的优势特色学科,且扶持医学类高校做大做强,也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深圳大学、青岛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综合实力不俗、发展势头强劲的综合性高校。尤其是深大和青大,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明显,发展助力强劲,有望像首轮的宁波大学一样跻身名校方阵。当然,江大和扬大的“双一流”前景也被不少人看好。

最后,是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三所特色高校。其中,南工大和浙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获评为A类。华南农大的兽医学和农业工程也有不俗实力。

小伙伴们,上述17所入围全国百强的普通高校,你觉得哪些有望跻身第二轮“双一流”中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文章标签: # 学院 # 北京 #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