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院校 热门院校

高考新闻写作_高考新闻题目

tamoadmin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2.新闻稿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作文6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600字 篇1  如果真的有上帝,我要感激他!感激他在20xx年给我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正因为如

1.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

2.新闻稿作文

高考新闻写作_高考新闻题目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作文6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600字 篇1

 如果真的有上帝,我要感激他!感激他在20xx年给我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正因为如此我获得了人间最美的真情与挚爱,同时给了我一个心灵修复与成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与读高三的女儿一起备战高考,我们共同战胜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岁月。

 常言道:祸不单行。20xx年5月1日,这本是劳动者的节日,而我却在这一天失去了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下岗”这个很伤痛的词深深地烙在了我的生命中。这个打击可以说让我一向自豪的灵魂受到了一次震颤,紧接着身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溃退,肌体中的重要部件发生了严重的病变。手术让我重新活了一次,在生命再次苏醒后,很多事开始淡漠退却,很多事则开始升华。看到老公和女儿在我的身边守候,像呵护一个水晶瓶一样悉心而又温柔,猛然间真正地意识到他们才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和幸福的资本。

 望着女儿稚嫩的脸,我常常会有一种陌生感,特别是女儿那高大的身躯常让我陷入茫然中:这是我的女儿吗?她是怎么长大的?17年里我为女儿做了什么?

 手术后的我无法出去工作,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做饭和料理家务,女儿正在步入紧张的备考阶段,我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陪读妈妈,和女儿一起度过了一段生命中最特别的日子。

 最初的日子,我像一个机器人一样,重复地做着平常的家务活。没有电视看,没有人可以说话,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为了排解心中的孤寂,我开始写日记。在那170天特别的日子里,我和女儿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也了解到一些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况,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把它真实地记录下来,目的是见证孩子亲历高考磨难时的心理状态,见证女儿是如何飞越高考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记下来,为的是对将来留一份珍贵的回忆和纪念,当然也不排除能对其他的考生和家长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高考作文600字 篇2

 善良、宽容是其微笑的源泉;包容、同情是其微笑的内蕴;温婉、友善是其微笑的形式;理解、沟通、坚韧是其微笑的力量。

 生活的磨难,犹如大浪淘沙,剩下的是金灿灿的美德。一个微笑,一片阳光,照耀温暖着家人、友人。

 在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中,我认为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

 课堂上,我看到了老师那满面的微笑,便从心底感觉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这一节课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做起作业来也轻松十分;回到家中,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那慈祥的微笑,立刻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生病时,医生阿姨一边为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同我谈话,药还未吃,我就觉得病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微笑不但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幸福,还能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

 微笑总是带给我们很多心情的愉悦与欢畅,它是一把火、是一片温暖的阳光、一个最让人心动的表情......  微笑的阳光是一把黑夜的火把,让光明和温暖穿越冷漠的空间,传递一腔热情、一份关怀、一份......

 微笑有很大的魅力,让我们所有的人无法拒绝它的感染,总在它的撩拔下放下所有的烦扰,而放怀大笑与拥抱快乐。

 微笑真好啊......  面带微笑,我们用阳光的心绪伴春天翩翩起舞。我们在微笑中歌唱阳光明媚,歌唱生活的美好,让歌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听众,一展人生的绚丽。我们在微笑中将阳光接力,让自己的快乐来一场友情传递,释放尘世的要旨!活着就要让微笑绽放绚丽的光彩......

 微笑可以带给人面对困难的勇气,我永远无法忘记那段艰难灰暗的日子里,是亲人与朋友关怀的微笑与关怀给我支持与勇气,陪我度过那一个个痛苦的日子。每次疼痛袭来时总是需要别人与自己的微笑,才感觉心的温暖,才有勇气去承受煎熬的折磨。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苦,我们如果能快乐地笑一笑,高歌生活多么好,蓝天白云多么美,那我们就会获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拥有金灿灿的硕果。朋友快快亮出你的笑容吧。

高考作文600字 篇3

 我一个为了高考努力到极点的人,我在20xx年就已经做个无数个梦。我梦见自己在高考时为了升学而作弊,被监考老师抓个正着,我的试卷被撕得粉碎。我哭,但我却哭不出来,我望着粉碎的试卷发呆,我努力嘶喊,但老师对此无动于衷,我哭喊着从老师旁跑过。我哭着哭着就醒了,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曾经做过无数次的梦。

 我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学生,我为了高考,为了未来,我进入了高中。我日夜想着高靠,想着为了改变自己的未来,我不断努力,努力,只为了高考的成功,只为了能该变自己的未来。我不断努力,终于到了20xx年高考,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的我,失败了。我败的没有一点理由。没想到终于等到可以一展抱负的我,竟然输的没有可以让人卷土重来的机会,我彻底对高考失去了信心。我不敢再次面对高考,我不仅输掉了自己的信心,还输掉了对未来的憧憬,输掉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我失败了,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从此不会再次面对高考,我只能从别的方式来完成我未完成的高考之梦,我犹豫着,不知道该怎样来面对这一切。

 我今天仍在为了高考未圆之梦,为了我的未来而努力。我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有一项民族政策是专门为了少数民族学生而定的,那就是少数民族预科制度。我突然觉的,我的高靠之梦可以从这里来圆。我不断游说着父母,希望他们能支持我,让我继续去圆我的梦,继续去追寻自己的未来。虽然我知道我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但我愿意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断追寻。终于父母同意了我的请求,我便报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我又有机会为了高考未圆之梦,为了我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了。这一次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一定会圆我的高考未圆之梦的,我也一定会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

高考作文600字 篇4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左河水《立春》

 二月的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生机勃勃……

 我嗅着微微的花香,在窗下纠结春天—spring,应该怎么读。妈妈在一旁专注地摆弄手机。“妈,春天的英文这么读?”“哦,我想想,好像是斯普瑞!”“不像啊?”我抢过手机,用“有道词典”看了音标,再听一遍发音,唉,我这英盲老妈!妈妈听了,有些不好意思:“我们那时学英语啊,要是有一本小词典,就不知让多少同学眼红!光靠死记硬背,还偷偷标上汉字,学的全是哑巴英语……”

 怪不得,真的有点心疼那个时代的孩子!我不禁想到现在的英语学习:上课用多媒体,在家微信录音发给老师指正;不懂查“有道词典”,练口语有“斑马”APP;还有的同学向外教学呢,说得真溜啊!我嘛,还需努力……

 “咦,妈,你刚才用手机在捣鼓什么?”

 “在做学习强国的测试呀!”“什么是学习强国?”“就是一个有新闻、文学、经济、科技等许多知识的APP呀!你看,我的诗词测试还不赖,经济方面,什么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审慎管理,一头雾水了。”

 不对,我妈以前号称三十后不学,一直围绕单位、家庭、电视转,什么时候爱学习起来了?妈妈仿佛知道我的小九九,嗫嚅道:“我们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吗?就许你们和世界接轨,我们也要开拓世界观嘛。”

 是啊,我们中国人在满足了温饱之后,学习方式和学习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少年树立了大世界观,通过学习来强国;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大兴学习之风,天天向上。

高考作文600字 篇5

 窗外,细雨缠绵。说不尽的感伤落上地上,顷刻化为一片湿凉。夜晚黑的无边无际,只有小径旁的路灯还发出隐隐的光亮,仿佛在跟世界宣告希望依在。

 此刻的你,坐在灯光明亮的教室里,用手托着沉重而清醒的脑袋,一页一页的翻着书。周围的教学楼没有一点灯亮。偶尔的一瞥中,你会有莫名的失落和恐慌吗?

 此刻的我,目光涣散的看着翻开的书页。过了今夜,你会何去何从。我的命运,将会多少沧海桑田?

 我们是陌生人。我们知道对方的存在,知道对方的班级、姓名、手机号,但是其他,一无所知。也许我知道你的稍微多一点,因为,是我先偷偷关注你的。你的存在,给了我精神力量。对一切事物都那么淡定的你,过了今夜,我们将天各一方。也许在大街上会擦肩而过,只是那时候你还会记得我吗?你还会记得那年有个小孩子给你送过六一礼物吗?

 我很害怕,因为我要成为新高三了,因为你要毕业了。以前有多少意外的放假,就意味着我会有多少次忍受害怕和恐慌。做不完的作业,记不起来的知识,别人高居榜首的成绩,每一样都是那么刺激人最细弱的神经。走过熟悉的那栋楼,扫过那熟悉的座位,那个陌生人将会是谁?

 大概是因为你是我欣赏的男生,所以对于高考,我对你充满了信心,我总会骄傲的跟别人说:那个谁一定会考的很好很好。我想,你会的吧。空旷的篮球场总是不太有你的身影,晚自修后教室里那些个孤单的身影里总有你。天道酬勤,你永远是我心中那个最厉害的那个谁。

 明天会下雨,下的依旧缠绵。我不会化作相思雨萦绕在你周围,可是我会遥看着坐在考场里的那个谁。你很厉害的呦!

 也许我做过很多让人产生误会和错觉的事情。但是,亲爱的,那不是爱情。

高考作文600字 篇6

 一切发明是为懒人发明或投懒人所好的。但车的发明者,却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懒惰者,他的目光始终指向的是远方,是远方的目的地,那个他曾梦寐以求想去的远方。

 想要去远方,这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表达,然而,远方太远,靠他的双脚行走,他无法计算出时间,他只知道必须要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走到,于是,他想到了速度,只有提升速度才能实现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于是,“车”便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轿车、马车、汽车、自行车、火车……一路走来,他所拥有的“车”几乎满足了他对这个世界的需要,满足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想象。

 我常常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车”,会是一个什么样?但,既然有了车,车的全部智慧在哪里?

 诚然,形态各异的车,满足了不同人群对车的品质需求和个性呈现;然而,衡量车的智慧的标准到底在哪里?我曾仔细研究过车的“制动系统”,在不断探索速度提升的“动力系统”,更在于探索一套能让车及时、安全、平稳的“制动系统”。

 在“动力系统”与“制动系统”之间,我更惊讶于那个懒惰者对“制动”的思考与设计。我常想:当初,这个懒惰者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来追求更为优质的“制动系统”?

 “动”与“制”之间,与其说是蕴藏着车的全部智慧,莫如说是设计车的懒惰者对世界的智慧。曹文轩说:“智慧在于对世界能有自己一份独特的看法,在有了独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智慧在于发现自己与世界有了紧张之后,保持了一种弹性,并发现了解构的妙法,或者是发现了一条可以走出障碍的暗道。”“制动”便是车的`设计者对车与世界造成的“紧张”之后“保持的一种弹性”,让其有了独特的“解构的妙法”,从而发现一条可以走出障碍、走向远方的通道。

 远方,不远;就在前方。前行的道路,不仅需要车的向前,还要有车的“制动”。

 车与慢时光

高考作文600字 篇7

 在腾讯网看了一些关于高考后考生自杀的报道,心里无法平静了,在屋子辗转几圈,打算对抗这种心情起伏,可对抗的结果是想写这么一篇文章。

 我也曾经对这么一场考试绝望过,也曾经站在教学楼的六楼企图轻生,逃避这样的绝望,但庆幸的是,我没有那么做,因为我骨子里存在着一种永不磨灭的希望,那就是明天,明天的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一直坚持想把《与明天的太阳相约》这本书写完,就是希望能给参加高考的学子,一份参考,一份信心的参照。但是也许自己能力有限,写作水平也并不怎么高,这本书在新浪的连载并不怎么好。

 一直希望自己能在某些方面给高考的学子一些帮助,可惜自己能力有限,所以一直是看着一件件悲剧发生,却只能心理不平静一下,在屋子辗转几圈,或者是几声叹息留给自己。

 过来高考的我,经常给参加高考的弟弟,表弟,表妹们说,不要太在意高考,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座桥。但是当时的我一步步走到高考的面前,高考给我的感觉就是---生杀予夺,这是曾经的真实的感受。不要太在意高考是我走过高考后许多年才有的感受,活在高考的当下,怎能不在意高考?所以就需要没有活在高考当下的人们多给他们一些好的诱导,一些经历过的经验。

 个人认为站在悬崖边上的时候,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前面的独木桥,那样只会绝望,可以向左边右边看看,寻找一下出路,不行的话,后退也是可以的。高考不止一次,还可以复读,但是生命却只有一次,不可以重生。高考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高考失败了,我们也许还可以拥有别样的精彩人生,放弃了生命,则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所以高考失败了,请不要放弃明天,不要放弃生命。除了自己,谁都无法阻止我们与明天的太阳相约,明天的明天的太阳,以及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的太阳。

 高三:silent

高考作文600字 篇8

 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晰了。

 梦中常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安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常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常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常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紧紧拽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开。那些红烛,灯光,悠扬的萨克斯,快节奏的列车……一切向我涌来,让我不知所措。想像中的城市应该是多一些安宁和淳朴的,一如我的故乡,那个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时间有时候很慢,特别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时候,我在日历牌上用鲜艳的红笔圈出每一个收信的日子。对我来说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铭记的日子。圆圆圈圈,红色有时密有时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历上,记载着好多关于故乡的记忆。日历不只明示给我时间,更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许,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

 问及故乡,回信中常说哪里变了,哪里没变。于是关于故乡的记忆也一点点修整,一点点完美。时间固然更改了故乡昔日的容颜,却风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记忆。

 某日在键盘前敲文字,洋洋洒洒一片全是记忆中的故乡。隔几日汇款单来了,除了稿酬,还有一句: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席慕容

 拿到单据的那一刻,泪水盈满面颊。我不知道是谁特意写给我的这句话,也许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记忆中的故乡,时间愈久便愈有分量。时间又怎会风化她在我心中的记忆呢?

 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

高考作文600字 篇9

 我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

 就像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叫吕蒙,他在刚开始时,只知道用蛮力而不懂得用策略去御敌。等到成为了将军后,他的主公孙权以自己为例,劝导吕蒙多读兵书,最后吕蒙成了一代名将。正是因为他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没有以自我为中心一意孤行,才能有了他后来的成就,可以看出,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而现代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傅雷家书》,这是一本傅雷写给他儿子的家书。这本书中记录了许多傅雷关心孩子近况的家书和一些对孩子的劝勉,正是这些劝勉才能使傅聪在音乐和生活上少走一些弯路,有更高的成就。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告诉我们,应当多听取他人的意见。

 哪怕是身居高位也一样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拿中国古代的齐王来说,邹忌以亲身事例告诉齐王,要善于听取意见,而不是听取别人的奉承来让自己高兴,齐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使齐国强盛了起来。由此可见,听取别人意见十分重要,可以获益其中。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民还是身居高位,都应当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是只听好话,不听忠言。古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你讨厌听别人说自己不喜欢听的话,那么也不易听到忠言。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如果你把错误关在门外,那么真理也会被关在门外。”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所以,我们应该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察纳雅言不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吗?

高考作文600字 篇10

 “宽容是一种关心,它可以将远隔千里的两个人紧紧地相连;宽容是一种信赖,体现出人间处处有真爱。”读到这句话,我有点惭愧,因为我以前不会宽容。

 有一天,我约了最好的朋友小安来我家一起做作业。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一起讨论问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过一会儿。我们把作业做完了。我仰起头,看见天色还早,就拿出我最心爱的玩具模型。小安一看见,两只眼睛立刻发亮,说:“拿给我看看!”我毫不犹豫地递了过去。他拿在手中,翻过来,掉过去,各个部分他都看了许久。过了一会儿,小安说:“你真行啊!这模型哪买的啊?”我标语大全神气地说:“你买不起!”

 在小安还给我的瞬间,他一个踉跄冲我撞了过来,手中的玩具模型摔出去丈把远。我看着五马分尸的飞机残骸,顿时怒发冲冠,朝着小安破口大骂:“你故意把我的飞机模型摔坏了?你是忌妒我吧?”小安吞吞吐吐地回答:“我……不是故意的,我赔架给你!”我大声地说:“谁稀罕你的赔,给我滚出去!”他马上拎着包,哭着跑了出去。

 从此,我们这对形影不离的朋友之间的友谊破碎了。我们互不理睬。过了一段时间,我想起那天的事,觉得自己太过分了,为了一件小事就失去一位这么好的朋友。“千金易得,知己难求。”想到这里,我立马跑去小安家向他道歉。开始小安也很尴尬,我说明了来意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原谅了我。从此我们又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经过这件事,我从小安身上学会了宽容。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笑容,其实,生命中就多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扶持和关爱,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高考新闻类文本定义是什么意思

高考概括新闻要点的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辩叙述方式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挖中心主旨

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析表现手法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套路

1. 针对新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简明阐述自己的看法

(1)综合权衡,稳妥立论。

(2)回读原文,精选论据。

明确观点之后需要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应回读原文,从原文中精心挑选有力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3)简要论述,联系实际。

适当扼要引用原文关键句作为论据,还要作精要的论述,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有的时候,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以使论证更为有力。

(4)精要作结,回扣论点。

最后要用一句话作精要概述,回扣论点作结。句式参考样式:因此……;基于此,我们认为……;简而言之,……

2.语句含义题答题套路

结合上下文,抓关键词。表层涵义 深层涵义

3.筛选信息题答题套路

①阅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其发展如何、结局如何。

②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寻找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

③在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进行筛选整合。

④根据题目,结合筛选的词句分条作答。

4.新闻导语题答题套路

① 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② 抓典型镜头,给读者以现场感和生动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 为全篇奠定恰当(紧张或温馨或欢快或沉郁或悲痛)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④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某事件的具体描写。

⑤ 手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5.新闻背景题答题套路

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②突出人物特征,

③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的主题,增强了新闻的厚度和深度,

④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真实、客观,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6.新闻结语题答题套路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②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认清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和意义,启人心智,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③确保新闻结构的完整性,拾遗补缺,增加补充信息。

④托物寄情,给人回味。

7.结构题答题套路

通讯结构的三个基本要求:

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晰;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表达上做到完整、又起伏。

新闻结构有:

①倒金字塔结构(或倒叙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先声夺人,引发阅读兴趣。

②多侧面拼接形式(或横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从人物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立体刻画人物的高尚品格,事件多而不重复、不杂乱。

③主线勾连式。以……为行文的线索

④纵式结构。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清晰明了。

⑤对比结构。

8.新闻表现手法题答题结构

分为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修辞手法 篇章结构 表现手法:细节描写、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渲染、以小见大等。

方法小结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

(4)分析表达技巧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

(5)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增强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的画面感或生动形象的可读性

9.语言特色题答题套路

分析文章语言的特点,首先要从整体上看文章语言的句式特点,描写手法的运用及是否使用修辞手法等,然后找出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10.文体特征题答题套路

(1)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2)分析新闻的时效性性

11.新闻背景写作意图题答题套路

①社论的写作背景

②新闻及新闻社论特点——从“新闻具有实效性、针对性”“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新闻社论应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起到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的作用”等方面思考。

12.新闻探究题答题套路

①明确观点。

②引据: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开放型探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启示(正向或反向)。

新闻稿作文

以新闻作为载体出题

条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

一、了解新闻体例特点,准确筛选每条新闻材料内容要点。

1.

了解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

”+一个“

H

1

)何事?(

2

)何人?(

3

)何时?(

4

何地?

5

)何故+(

6

How

——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

2.

近几年高考选用的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

1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

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

讯和事件通讯两类,近几年高考选用的一般是人物通讯,

2

)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

短消息。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此类消息,由导语

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写得具体、完整些;

一般多用数字说明。

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中“新闻材料”一、二则也属于此类。

②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

。这种

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

作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

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进行评论,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

2015

年福建卷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5

4

23

)

属于述评。

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

中“新闻材料”三、四则也属于此类。

4

“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将是实用文阅读的一种重要题型。针对多则“新闻材料”

,其解题思

路应坚持由单则材料到多则材料;由“新闻材料”在内容、手法、角度的细微区别筛选“新闻材料”内容、

手法、角度各自的侧重点,到综合比较“新闻材料”与“新闻材料”之间内容、手法、角度的异同点;由

新闻体例特点到命题要求的指向性去筛选、归纳“新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二、分条筛选、归纳新闻材料内容主要特点。

①首先采用五个“

W

”模式设问:

“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

------

(什么)事”

,明确语段内容要

点和表达方式,从而勾划出材料语段内容的隐形暗示。

考纲题例中“关于读书调查的四则新闻材料”运用“谁——做——事”将材料内容进行归纳:

材料一:新华社对纸质和数字图书阅读行为的调查

材料二:中华读书报调查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构成

材料三: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

材料四:北京青年报关于世界阅读日的行为分析

②其次在理清新闻材料的体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导语——主体的第一句话”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一

般要补充修饰,形容,限制语(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效果)

③最后将“新闻材料”筛选出的内容要点(侧重点、原因、效果)再进行组合,特别要关注“上升、趋缓、

略有下降”等等关键词,及分角度内容表述中利用数字暗示的信息,组合之后读一下,检查是否通顺。

根据命题的规律看,可分为针对某条“新闻材料”命题,针对“新闻材料”某一、二则材料综合

比较命题,或者针对若干“新闻材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命题。

考纲题例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他们各

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2.

根据新闻材料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筛选出新闻内容的侧重点。

新闻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等,应根据不同类别去筛选新闻素材内

容的侧重点。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不相同,筛选形式也不相同。

叙述类材料信息包括:

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的意义及目的。

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

背景材料等。

筛选压缩的方式为:①删减枝叶式。删除原文段中次要信息

(

枝叶

)

,保留最主要的信息。②概括浓缩式。

高考成功故事:

“差生”高三一年大逆转从三本到北大创奇迹

几乎所有认识孙宇晨的人都觉得,他考入北大是个奇迹。

2007年2月,他因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而参加北大自

主招生面试时,面试官甚至不知道他所就读的惠州一中位于哪个省

份。

在这所在他之前从未有人考入过北大的学校里,他原本是理科

生,但因物理成绩始终徘徊在二三十分间而不得不改学文科。此后

,他的成绩有所好转,但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时,仍然排在全年级

100名开外。

大一时,他在《萌芽》杂志写下《一道论证题》,试图向人们

证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

”。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邀请中学生和他一道证明这道

题目。文章发表后两年多里,他收到了接近1万封信件。

而如今,他即将以北大历史系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结束4年的

本科学业。

沉浸于文学世界不可自拔成绩在全班稳居倒数前十

整个中学阶段,孙宇晨从来都不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

生”。初中时他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他对3年初中生活的记忆

,大多与网游有关。为了玩网游,他常常装病回家休息,晚上趁父

亲熟睡后溜去网吧,再在清晨父亲睡醒之前赶回家。

中考前他突然“觉醒”,用功学习了半年,跌跌撞撞地考入了

惠州一中。

进入高中后,他对网游的热情骤减,因为他发现了新的兴趣点

小说。受在大学中文系任教的父亲影响,他接触了王小波的作品,

并因此开始疯狂阅读各类小说。他说:“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

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我的引诱者就是王小波。”

在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引诱”之下,他整日沉浸于文学

的世界中不可自拔。他如此形容自己的高一生活:

“将课表里的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者是文学;整天待

在图书馆不出来;考语文的时候,花半个小时做作文的题目,然后

花两个小时写一篇3000字的作文交上去,然后就被打了个10

分;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蹲在图书馆写实验小说,写好交给大家评判

,只要有一个人说不喜欢就烧掉,如果大家都喜欢就投稿,然后石

沉大海;早上的早读全部改成诗歌朗诵,在全班嘈杂的背古文环境

下,举起白话诗的大旗……”

与这种率性洒脱相伴随的,是考试成绩的红灯高挂。这其实在

所难免除了班主任的英语课不方便逃课外,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

图书馆看小说。全班48个人,他的成绩“稳居倒数前十”,老师

们对他的期望是“保惠大(惠州大学)、冲汕大(汕头大学)”。

那时的孙宇晨认为,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因为二者

的根本性质不同,一个是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要以才华

为根本。在他看来,接受“全面平庸”的应试教育近乎“奇耻大辱

”,“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无法覆盖诸多不擅长的学科,数学对于一

个专于文史的人来说,真可谓是惨痛的悲剧。”他因此而并不在乎

考试成绩,即使全科挂红灯也无所谓,只是害怕让父母知道,“因

为他们已经不好意思打我了,毕竟我已经长得比他们还高”。

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也许会将棱角冲刷干净

带着二三十分的数学、物理成绩,孙宇晨在高二时不得不选择

转为文科生。此时的他发现自己已不再像高一时那样不带任何功利

性地“为了看书而看书”,而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他坚

信自己有着过人的才能,而身边的很多   同学却“不知道这世

界上除了做题还有何物”。

但现实却不断地给他挫败感,“400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

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他觉得应试教育总有些使他“备感耻辱”的等级化仪式和细节

:按照学校规定,考试时的座位顺序要按照上次考试的排名依次排

定,他所在班级的教室是第一考场,而他每次考试都要提着书包“

灰头土脸”地挪至第三甚至第四考场。一次考试时,他看到以往一

直排在年级前五的同班女生也到了第三考场,他便有点幸灾乐祸地

去讥讽她,但那个女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上次考试期

间生病了,英语没考。”

强烈的碰壁感使他开始考虑与常规的升学之路彻底决裂,他开

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那时的他觉得

,参加高考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他

坚信自己的才华能让自己通过一条不用参加高考的路径,进入理想

的大学。

带着极高的期望,他先后报名参加了第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和

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结果却黯然落选。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

打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

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

他为自己定下五项要求:第一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

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是绝对不进图书馆,所

有课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获得应试的知

识为目的;第四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3小时积极进行应试训练;

第五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并严格完成。

带着450分左右的模拟考试成绩和上述五项对自己的要求,

孙宇晨进入了高三。他给自己偷偷定下冲刺目标:中山大学,“极

限的非分之想”,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王小波的母校。

一年时间成功完成从三本到北大的冲刺

孙宇晨执行五项要求的初始阶段,成效并不明显。他觉得在应

试教育体系之中,“坏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好学生”

更多的代价,“众所周知,这年头老师都不怎么愿意帮助后进生。

”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就像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只想

活,没有其他的目的了。”在他看来,到了高三的冲刺期,方法已

经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态度和坚持。

渐渐地,他的成绩逼近了600分,但增长势头也就此放缓。

他的成绩在590分至600分之间徘徊了很久,他意识到,自己

陷入了瓶颈期。在广东省,600分左右的高考成绩将意味着他很

有可能无法考上重点大学。

而就在此时,他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资格。当

时距离高考,还有6个月。

老师和父母都劝他不要去上海参加复试,因为这将让他缺课至

少两周,对于一个成绩正处于瓶颈期亟须突破的高三学生而言,两

个星期的意义似乎不言自明。但孙宇晨觉得自己“理想主义开始重

新萌动”,抛下所有顾虑,前往上海参加复试。

事实证明,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顺利拿到一等奖,随后的

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

利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给予了他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资格,

可在高考时于录取分数线下20分录取。而这意味着,若想考入北

大,他还需要在剩下的5个月内将成绩再提高50分。

此后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此前最头疼的英语,从参加完“新

概念”后的第一次考试起就彻底冲破了瓶颈此前他的英语成绩从未

上过100分,而自那次考试起,就从未下过110分。而其他科

目的成绩,也都在稳步提升。

他后来如此解释这种“完完全全的飞跃”:每个人的潜能其实

往往是被过低的自我预期所压抑,而过低的自我预期则源于外在制

度压迫。他觉得,应试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分数崇拜,强调全面

平庸。“在应试教育话语体系中,所谓好学生皆是成绩好的,坏学

生皆是成绩坏的,分数评价变成了道德价值判断,人格被分数体系

不断否定,破罐子破摔也不足为奇了。”在他看来,恰如其分的“

新概念”一等奖肯定,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在他前进的脚步中,高考如期而至。他最终考出语文115分

、数学132分、英语130分、综合146分、历史127分、

总分650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完成了从三本向北大的冲刺。

在北大相对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他如鱼得水。他先习

中文,后学历史,成绩稳居历史系第一。他担任北大西学社社长,

代表北大赴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曾获演讲十佳称

号。

在那篇引来近万封回信的《一道论证题》的结尾,他如此写道

:“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

我真正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仅仅有两点希望:一是希

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帮我做这道题目

文章标签: # 新闻 # 高考 # 自己